1. 918博天堂



    1. 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本站 

      在线留言
      姓名*
      手机*
      留言*

      行业动态

      多地调整楼市政策 降低购房首付比例

      文字 :[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6/20     浏览次数: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6月以来,就有重庆、襄阳 、湛江等地出台涉及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的政策 ,多数城市是对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进行下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落地效果逐步显现,楼市活跃度提升,房企的开工和投资意愿或逐渐好转 ,将推动供给端逐渐修复。

        降低首付比例

        不少地区对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首付比例进行下调。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优先保障首套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合理支持改善性住房贷款,缴存职工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贷款利率不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

        有的地区对第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汕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6月10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一手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为20%;第二次申请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最低为30% 。

        除了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进行下调外,部分地区商业贷款购房首付比例也进行了下调 。

        襄阳市住建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促进城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缴存职工既无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又无尚未结清住房商业贷款的,比照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 ,首套房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0% ,二套房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50%调整为不低于30%。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为20% 。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对楼市影响有限 ,主要是因为公积金贷款额度存在上限,通过公积金实现低首付、高贷款的操作很难实现。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地区提高了公积金贷款的额度 。

        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6月15日发布的《关于提高无房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的通知》明确,职工家庭名下无房,且无住房贷款记录,在首次购买普通自住住房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家庭最高贷款限额标准上浮20%。其中 ,杭州市区职工单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从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120万元 。

        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 ,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租房提取力度 ,缴存人可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提取限额按现有标准上浮25%确定。

        重庆市提出,支持购买首套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置换贷款);缴存职工家庭夫妻参贷的,单笔贷款额度按双方个人可贷额度相加计算,最高额度从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 。支持公积金贴息贷款发放 ,保障贷款资金供应 。明确公积金贷款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有2套及以上住房或有2次以上住房贷款记录 ,出售现有住房后,家庭已无住房或仅有1套住房,且已结清住房贷款或仅有一笔未结清商业性住房贷款的 ,再次购买住房时,可按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政策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二套住房的认定,过去更多从商业银行贷款层面进行强调,而公积金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对少。此次重庆对公积金贷款的二套住房认定标准有了调整 ,对于曾经有两套住房或两次贷款记录的家庭来说,依然可以享受到公积金政策支持。

        政策效应显现

        随着发布稳楼市政策城市数量持续增多,政策落地效果逐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 ,70个大中城市中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43个 ,比上月减少4个。从各线城市看 ,5月份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 ;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3% ,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随着热点城市楼市活跃度提升 ,房企的开工和投资意愿或逐渐好转,将推动供给端逐渐修复,楼市成交有望上涨。(转自中国证券报)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5-2221881
      浏览手机站


      1. XML地图